Amazon帝國背後的隱憂
Amazon一年一度的股東信是商業人士必讀的經典,今天我就帶你抽絲剝繭看其中的重點。
我很喜歡讀他們的股東信,因為他們不只分享戰略,還能數十年如一日的落實他們1997年股東信寫下的Day One:長期主義的投資、基礎建設的奠基、非常長的工時。Jeff Bezos的文筆也非常的清晰,是商業寫作的典範。
這次的重點基本上是圍繞著COVID-19和一些PR Campaign,如果你對線上購物的數據有興趣,可以看看今天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線上購物的挑戰
你知道有超過半數的Fulfilled by Amazon都是假貨嗎?公眾曾經對淘寶罵聲一片,但Amazon的這個問題卻很少人知道。因應疫情期間某些商戶的惡意漲價和不良銷售,Jeff Bezos這次也花了一些篇幅講他們的應對措施:
To accelerate our response to price-gouging incidents, we created a speci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to quickly and easily escalate consumer complaints to us.
工廠員工的人權
除了基本的全體體溫檢測、配戴口罩、定期消毒、分批休息外,他們也組織了機動小組來自行研發檢測試劑,以利與日後的安全復工復產。他們若能成功開發檢測試劑,以現有的物流系統加上醫療渠道,Amazon就能有效開闢一個新的醫療版圖了。
從工廠員工的角度看,有員工指出他們受到許多不人道的待遇。媒體最近也爆出,他們開除了那個揭穿工廠安全隱患的吹哨者以及公司內支持吹哨者的人。
AWS的VP和Distinguished Engineer Tim Bray的一篇長文也提到,雖然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享有高薪,但是工廠裡的員工卻沒有權力爭取合理的待遇,這種權力不平等只會因新冠疫情被放大:
Amazon is exceptionally well-managed and has demonstrated great skill at spotting opportunities and building repeatable processes for exploiting them. It has a corresponding lack of vision about the human costs of the relentless growth and accumulation of wealth and power. — Tim Bray
大規模的招聘
為了應對衛生和民生必須品的需求暴增,Amazon在過去一個月內招聘了17.5萬個員工,這個“創造就業機會”的說辭應該能幫他們累積不少政治資本。但是,有一點令人詬病的是,Bezos前陣子加入了災難募捐潮,竟然向大眾募款以幫助他們招募更多人。綜合來講,雖然他們確實因為人力的擴張而表現不如股市預期,但是並不改變他們因線上購物潮而創下估值的新高。
除了“創造了四百萬份全球工作”這些數據,Bezos也非常擅長用故事來加深印象。基本上,只要有high-level數據的地方,你都可以學習Bezos利用具體的故事來增加溫度:
We’ve welcomed Joe Duffy, who joined after losing his job as a mechanic at Newark airport and learned about an opening from a friend who is an Amazon operations analyst.
以上是我對今年Amazon股東信的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