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烏龍茶回信 vol.15 該如何於學生時期拓展交友圈?
不論是為了求職的network connection,或是單純想有更多朋友一起學習與成長,我相信「拓展交友圈、獲得歸屬感」是大家普遍嚮往的事情。然而,許多人往往會面臨「怕生」、不知道了什麼的問題。因此今天推薦大家閱讀《☎️LivingOS 社交指南-怎麼跟任何人聊天》,也在這邊分享我認識新朋友時,保持不尷尬的一些方法!
文章中,Charlene提及、我完全同意「連結橋樑」是拓展交友圈的首要方法之一。透過把在場的其他人牽入對談之中,除了能釋出有認真聆聽的善意與對(橋樑)雙方的了解,讓雙方的對自己的觀感都能提升之外,也因為多了一個自己熟識的人,讓聊天自然輕鬆許多。
此外,我很推薦把此時此刻做的事情「包裝成一篇故事」分享給對方。例如我上週在紐倫堡旅行時被來自中南美洲的姐姐搭話,我就與他分享了為什麼來這、喜歡這裡的哪些事務(ex.參加Walking Tour的收穫、推薦上一餐吃的餐點等),不但傳遞快樂的心情讓對方卸下不少重擔,同時開啟彼此間的共通話題!當天我成功與她一起旅行了半天,打造更難忘的旅行!
最後,我認同文章所述,認識新朋友時「保持微笑」的重要性😄。若是沒有辦法即時回答時,笑著說自己需要時間思考一下,常常能化解場面的尷尬。用笑容應答別人開的話題,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該話題的興趣!
祝福你,成功拓展交友圈,在自己的人生更多采多姿🌈!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14 Work From Home的浪潮下,如何充實每天的生活?
哈囉~我想如何在WFH期間生活一樣精采,是現在很多人想學習的課題!因此今天特別挑出這題來跟大家分享我WFH的人生。首先,想要推薦Charlene寫的《💎 Issue #101 – How to Design Your Dream Day》,起床後花大約10分鐘,靜下來*排出事情的優先順序,再把事情寫在行事曆上。如此一來,每天晚上也有時間可以回顧行事曆,了解哪些事值得/不值得做,或是審視自己哪裡做得好/不好,幫助規劃日後的每一天😄!
其實除了少了整裝、通勤上班,讓我一天多了1.5小時之外,我一天可以利用的「完整」時間並沒有差太多。對我來說,能更「善用零碎時間」是我從WFH獲得的最大收穫之一。例如,現在的我每天都會在吃中餐、晚餐、睡前分別運動20分鐘。運動時,如果我精神不錯,會聆聽新聞、電子書等,但如果我只想放鬆,我會選擇聽抒情、古典鋼琴音樂。
而假日時間,因為少了很多出門的時間,所以我也會花一點時間精進自己,或是找尋新的興趣。我建議可以從「在口袋清單很久,但遲遲沒做的事」出發。而我則是開始學習剪輯旅遊影片(是記錄回憶、分享快樂的好方法😄~)、透過Youtube學統計工具或是語言、烘焙健康的甜點等!
最後,我覺得找尋幾件家人共同喜歡的事,是讓生活更充實的好方法!而我建議不要放太多壓力在這些事上,也呼應Charlene的文章,讓自己的每天能有一些Buffer。像是我哥哥曾去日本、我曾去新加坡留學,所以常常可以和家人在休息時間分享有趣的新聞、新奇的文化~或者我們家會一起找外帶優惠的餐廳,每一餐只要可以一起吃美味又便宜的食物,全家人心情就會很好,上班期間也會更有動力!
*如果不容易「靜下來」,建議可以透過冥想、拉筋伸展,或是喝一杯熱牛奶、溫水等方法唷😄
祝福你,成功設計出你的Dream Day 🥳!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13 如何建立與維護自己的人脈?
本週挑選這題,是因為在遠端工作時代,我們發現不少人都擔心在無法實體見面的情況下,會和朋友的感情漸漸疏遠🥲 首先,想推薦《📀LivingOS #1st OFFLINE Let’s Make Friends!》影片給大家,並分享去年Charlene舉辦的實體見面會中,我獲得的啟發!影片中,我很同意不可以太刻意地營造Network。例如,認識新朋友時,我建議可以試著從「日常生活、興趣」問起,而非「工作、學歷」,否則對方往往會認為這段友誼帶有濃厚的利益性,即使發問的人並沒有這份意圖。
此外,在對話時,也要懂得發問、應答、聆聽三者間的拿捏。有時基於對一個人抱有好奇、興趣而拚命用發問的方式製造話題,但反而會給對方許多壓力,漸漸迴避與你交談。而應答的秘訣,是不做「無意義、空泛」的回答。像是我「什麼書都看、什麼食物都吃」,暑假「整天耍廢」等,都很容易使對方非常難接話題。我建議如果真的有上述狀況,可以說「我什麼食物都愛吃,不過我最近吃到很喜歡的食物是__ / 我自己研發的__食譜」!
而Charlene在影片所也提及,發揮自我價值和幫助別人是很容易建立情感的秘訣,我的親身經驗也證明是如此!這幾年我有幫許多人免回饋地看碩士備審、做環境保育志工,甚至是回在LivingOS的烏龍茶回信和實體工作坊,從這之中我都結交了不少朋友,更在自己遇到難題時,也不知不覺獲得大家幫助🥰!
最後,想分享一些維繫感情的方法。Charlene說她有一張朋友清單,不定時地會檢視那張清單,並透過優先排序、擁有的空閒時間來決定要跟朋友單獨、多人吃飯(出去玩),或是團體活動時再交流即可。我自己有類似的做法,是不定時檢視Instagram的2、30位摯友清單,觀察是否我沒有Update的摯友,並用通訊軟體簡單聊聊近況。而在國外讀書,或現在疫情封城期間,我會不定時手寫明信片寄到好朋友的家裡,更會和我的好朋友會設定主題來視訊 ex. 交換「下午茶」約會🍰。這些方法,讓我每天都心情都很愉快,更讓我覺得跟好朋友的距離拉近了🥳!
祝福你,也和我一樣能藉由和朋友互動,快樂自己的每一天😄!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12 要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都有重新規劃人生的勇氣?
剛圓完腳踏車環島夢的我,看到讀者詢問如何在「任何一個年紀,重新規劃人生?」時特別有感觸!因此想要藉由這次經驗,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分享💎 Issue #57 –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in life? 給你。我認為在要重新規劃人生前,最重要的是要先了解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不受傳統價值束縛、不盲目追求社會期待。我推薦妳從文章中提到能五個讓你更快樂的秘訣下手,即Kindness, Social connection, Time affluence, Mind control和Healthy habits,找尋妳願意投資時間與精力的面向。
此外,我覺得要有想重新規劃的動機。以這次環島為例,當初我是想在休學回國這一年,用自己的力量看美麗的台灣。其他人的動機則如:80歲的阿公在車前綁著與老婆年輕的黑白照片慶祝結婚紀念日、女兒陪母親完成60歲的人生清單、趁兩份工作銜接間有難得的假期…等。不同的契機下,組成了這個環島團隊,但來到這裡,我們都騎乘一樣的路、都在為了自己的夢想奮鬥。
我想,這也回答了妳的問題:任何時間點、任何年紀都有機會重新規劃人生,最重要的在了解自己想要追求的事後,有「起而行」的勇氣!最後也祝福妳,成功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生!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11 要如何在自認經歷不足時,寫出印象深刻的履歷?
讀者來信提及自己是比較平庸的大學生,沒有像別人一樣有許多能幫助職涯的社團及實習。我建議擁有相同困擾的朋友先不要太苛責自己,試著從聘僱者的角度思考:往往他們看慣大家眼中的「模範生」,反而無法給面試官太深刻的印象。
我認為在寫出好的一份履歷,最重要的是要「獨特,又充滿故事性」。因此,今天想要推薦的是《How To Tell Your Own Story》,這裡Charlene說可以從「有熱忱(obsessions)」的事做為寫履歷的出發點。美國知名專欄作家 Barbara Corcoran曾說:「熱忱是無法被偽裝出來的 (“You can’t fake passion.”)。」,反過來說,當你在說出自己喜歡事,那份渲染力往往才是真的吸引面試官、會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與你聊天的!
此外,我建議多了解所應徵公司的文化與在意的條件,針對投遞的每一間公司想出要跟他們分享的一兩個活動、經驗,量身定做一份履歷!雖然看似很花時間,但我認為多數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已經有Dream job(反而上了沒那麼想要的工作會徒增「要不要接受offer」的困擾),所以認真準備幾份履歷是比海投更具經濟效益的~這部分我覺得可以透過LinkedIn詢問校友、諮詢發出職缺的人,或者從高層被採訪的記錄、公司官網等找尋蛛絲馬跡!
祝福你可以順利寫出精彩的履歷,早日得到夢想的工作!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10 在考量理想與現實時,怎麼跨出夢想的第一步?
讀者來信提及自己從小就是家人、社會眼中的模範生,因此迷惘於要符合大眾的期待,好好學準備考升試,還是追求放不下的演藝圈理想。我想,現在讓妳躊躇不前的是害怕讓「別人」失望,但其實已經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理想了。因此今天想推薦妳的是《📕 LivingOS Issue #98 – Unconditionally Love Yourself – Fellowship Wisdom – Book Recommendations》,文中提及到當我們專注於喜愛的事時,將能聆聽自己的心聲,更「無條件地」愛自己。「無條件」代表自己漸漸能放下世俗的眼光與期待,不去與他人比較、不害怕自己與眾不同。
然而,我覺得在追逐夢想時,若能透過好好溝通,將能同時符合他人的期待。信中妳提及演藝圈的試鏡是今年六月,而考試是明年。我建議妳可以跟家人溝通,請他們給自己幾個月全心準備前者,但在完成後會專心準備升學考試,給自己、家人都一個交代。過程中,請妳好好享受,甚至去感覺這份理想和想像中的是否一樣,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我相信完成後,心中會更踏實,也更知道未來的目標:可能是更有動力準備考試、家人看見妳的努力後漸漸支持演藝圈的路、自己發現可能沒有那麼適合……等,“Never try, never know”。
Choosing the path of most resistance is what builds authentic confidence,相信妳在追逐理想時,妳一定能帶著一份快樂、真摯的心,感受妳的情緒,放下過去被綁著一定要成為模範生的束縛。祝福妳!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9 無法著手切入代辦事項,是受完美主義綑綁造成的?
讀者來信寫到自己是完美主義者,事情很多的同時還是要求自己樣樣都要做到高品質。今天想給妳的第一個建議正是《💎 Issue #99 – How to Spark More Connections in Life》的核心價值:”Perfection is unreachable.”
以前我也和妳一樣,著手做事前都會在腦中鋪一條完美的路。後來,發現這樣不僅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表現反而容易「失常」(如:升學考試),也發現自己根本不太明白什麼程度才稱得上完美,反而因貪得無厭而不快樂。此外,我覺得會讓行程爆炸的部分原因,是別人請求協助時,為了「表現完美的自己」而不懂得拒絕。於是,我會建議要試著接納那個非十全十美的妳,享受做每一件事的過程,不要太聚焦於結果。
即使放下「完美主義」的思維,我相信妳可能仍然有滿滿的代辦事項,因此今天我想教妳設計「座標化行事曆」(詳附圖😄),它有效幫助我排出應辦事項的優先順序。
X軸為重要性,Y軸為難度,當妳把所有代辦事項填上去後,在各事項於X.Y軸的平均值畫虛線、切成四等分。我自己做事的順序「大致」是右下→右上→左下*,然後盡量避免掉左上的Distractions,然後每天睡前用鉛筆在每件事旁寫上進度。比起條列式,我認為把事情座標化會更能追蹤進度,更能刺激自己有效率地完成~
祝福妳早日拋開追求完美的束縛,享受一步步完成目標、追逐理想的歷程!
*註:順序因人而異,許多人喜歡把最難的事先做,但我自己這樣做時會覺得壓力有點大~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8 每天下班之後,如何繼續充實自己?
哈囉~想先恭喜你擁有精益求精的企圖心!今天我想要推薦你讀《💎 Issue #88 – Twelve favorite problems》,在這篇文章中提及利用設計一張專屬的「問題*清單」,來讓你較輕鬆地排列優先順序,藉此了解你真的喜歡、需要的是什麼~ 我認為要釐清「哪一部分需要充實以及能有的實質幫助」,才有聊「如何充實」的價值。而會說「實質」幫助,是想提醒你不要有FOMO的現象:拼命追隨社會期望的道路,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接著,想提供你「如何充實」的建議~我覺得做「過去想嘗試,但遲遲沒實踐的事」是很不錯的開始,因為這會帶給你很強的動機去執行,而實踐後會有更多能量啟動下一個里程碑,同時能檢視以前是什麼因子阻止你完成這些事。此外,可以找尋自己喜歡的「環境」,例如坐在「舒適的咖啡廳」閱讀、在「靜謐的公園」運動~最後,因為上班一整天會耗損許多的精力,建議在思考如何充實時,也可以找能提升自己心理、生理健康的活動,像我會烹煮自己的三餐,或是邊做瑜伽邊聽Podcast學習。
我覺得如果自己在做的並沒有吻合人生目標,那可以試著透過課程、講座等發掘不同領域的知識!但如果當下你已經在做喜歡的工作,上班的同時也不斷汲取知識,下班應該要懂得好好休息、「充實生活」!
祝福你在上下班時間都能找到生活的品質與重心💪!
*備註:在台灣,「問題」常常含有負面、需要被解決的意思。但Charlene在文章中想表達的是要用正向的心態,設下「具體」目標和「想成為」的樣子!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7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萃取資訊?
當今訊息以「摩爾定律」暴增,想要推薦你聆聽《Podcast-拿起菜單優化你的Content Diet》,來量身定做你的閱讀「菜單」~Charlene教了用Kindle App看大綱、親友推薦等方法。我建議不僅要條列出來,更應該思考優先閱覽順序、使用的媒體、決定約需花費的時間。例如我不排斥看小說,但對我來說同樣的內容小說花太多時間交代背景,所以我選擇看電影。
而我自己的秘訣是先用跟每日行程「摩擦少」的Podcast、Email電子報瞭解大趨勢,再針對感興趣的議題去鑽研,像是在每天早上梳洗過程聽科技的(喜歡)、通勤時間聽國際的(必要)新聞~
此外,「延伸閱讀」也是我從大海撈知識的原則。最簡單的是從課堂Case study與教授推薦、工作中閱讀最新產業報告,提升在職涯的競爭力。而我也想推薦「參加書籍討論/讀書會」等,除了分享彼此的見解,更有機會觸類旁通,獲得更廣卻同時更深的資訊。
最後,設計菜單最重要就是要擇其所愛,不要有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態。過去自己就是因為「大家都在學程式語言 怕自己輸在起跑點」而開始學寫程式,結果就蠻沒興趣的,但我因此懂得基本概念,而更進階內容就是我以後會選擇濾掉的訊息~
祝福你能極大化精力與記憶力,有效排除雜訊,攝取對你有用的資訊!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6 疫情期間,要怎麼讓自己重拾運動的好習慣?
讀者來信提及自己過去每週會打三次籃球,但疫情期間運動的好習慣大幅消退。
我相信許多人最近可能也有同樣的困擾,因此今天想推薦的是《LivingOS – 人生設計 Design Your Career》給大家,透過「設計思維框架」來重新爲理想鋪路。人生就像登山一樣,山頂是你想成為的樣子,有多條有明確指引的路能讓你攻頂,如果路途過於陡峭,就容易感到挫折、疲憊而放棄。
如果是因為疫情減少去戶外活動、密閉的健身房的話,近年youtube、社群媒體上都有很多居家徒手運動的影片(小提醒:用瑜珈墊才比較不會受傷!)。起初,可以挑每天15分鐘的影片,因為能減少與現在固定行程的摩擦會比較容易實行!當一週、一個月過去了,時間再漸漸往上調整。也可以把承諾跟獎勵串連起來,像是「每天運動完就可以吃一片最愛的巧克力」,這樣自然而然會更有動機,長期執行的過程也會更快樂!
相對地,我建議在過程中要設小懲罰,像是加入「如果今天沒有運動,隔天就要多做50下仰臥起坐」,來更督促自己。最後,可以把獎賞、懲罰自己的方法都告訴信任的人,讓你能更有效率地建立起好習慣。
最近聽Daily Calm一段很喜歡的話,分享給大家:培養好習慣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瓶頸。但不論現在你處於什麼位置都沒關係,但要有勇氣從現在的處境站起來,整理情緒並重新出發!
祝福你 重新找回健康、陽光的自己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5 如何能有效交付重要的任務?
Q: 你好,我不太能堅持地完成重要的任務,在過程中也很容易分心,導致工作效率很低。想請問如何避免任務的拖延,並解決自己的怠惰呢?
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迷茫地走在路上,卻不知道前面的方向。
Dear F,
今天我想推薦你的是《LivingOS高效認知指南-為什麼我不再設定目標》。文章中提到的暢銷書《原子習慣》有說,要創造生生不息的「系統」,而非設立多個能帶來短期快樂的「目標」。不然,盲目追隨眼前的目標很容易讓過程的快樂消失哦!
我自己不太設目標,最初是因為害怕達不到目標而沮喪、有壓力。後來則是相信只要保持熱忱、盡己所能就該幫自己喝采。還記得有次和朋友聊到做俯臥撐時,被問:「你練這麼久,每次都撐多久呀?」。當時我回:「咦,不知道耶,但應該蠻久的吧。我只知道我都是撐到自己真的不行後,告訴我自己再多撐5秒就可以休息。」也就是透這每天一點點的進步,讓自己到今天都能保持每週運動5-10小時的好習慣。
此外,串聯「獎賞」與「任務」,也是避免拖延的好方法。在上一篇Oolong Chat也提到,從實質的升遷、績效獎金、假期,到成長與學習、成就感、獲得讚美等,都有助於提升動機。當滿意於工作現況,自然能專心地、持續保有熱忱地完成任務,有效根治「拖延症」。
最後,我認為在執行長期性的任務、工作時,可以試著將它切成不同階段,在每個階段問問自己此時的你是不是真的快樂,回顧這段路對你而言的意義。正因為這些事往往要花許多時間和精力,更要適時地停下腳步,喘口氣的同時也確認這些事真的能夠帶給你收穫!
祝福你找到自己所愛,積極追尋人生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4 如何有效帶領團隊?
Q: 你好,我是產品經理新鮮人,想詢問我能如何提升產品團隊的效率、刺激隊員努力、交出漂亮的業績單呢?
Dear C,
恭喜你展開人生的新篇章!今天想跟你分享《LivingOS 工作指南- 求助的六大心法》以及《怎麼成為一個超級PM?》。
首先,富含正能量的團隊會帶來很大的工作動力!我們在LivingOS有個Gratitude Channel,用來表達對團隊夥伴的感激。
研究期刊也發現,獎勵系統與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的正相關*。這包含口頭讚美、一杯咖啡、紅包、幾小時的假期、以及職位的提升。而對於職場新鮮人,能讓個人軟實力的成長也是讓工作忠誠度和效率更高的關鍵因素。如果你能把這個感謝與團隊成員的工作動機以及終極目標結合,更有助於提高工作熱忱哦!
另外,依個性調整進度也很重要。有些人適合在時間壓力下工作,有些人則適合彈性的工時;有人喜歡有挑戰的業績獎金,有人則喜歡穩定的薪資。了解每位成員的個性,並持續追蹤、提醒項目進度,就能不斷創造出1+1>2的合作機會。
身為新鮮人的妳,若能以身作則,用心、準時地交付主管指派的工作,帶領團隊時就會更有說服力,團員也會更積極的完成交付的任務。
祝福妳職涯的路上順遂,相信妳可以成為好的產品經理的!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3 如何有效的在大學中邊做邊學?
Q: 「我現在是大二生,目前在邊做邊學,希望借此找到大學畢業想做的事情。想請問妳是否可以分享相關經驗或提供建議呢? 」
Dear P,
根據妳的來信,我想妳所謂的「邊做邊學」應該是Learning By Doing,在社團、期末報告、學習專案、和多元的課程中學習吧!這邊先恭喜妳過去為自己投資的這些努力,為自己在理想的路上往前跨一大步!
今天,我想另外與妳分享的是Charlene寫給弟弟的《Dear Warren 美國新鮮人 – 大學不會教你的14件事》系列。
在寒假即將展開之際,我想先建議妳先檢視自己的過去成績單,並從中選出自己喜愛的必/選修科目(請注意,這些科目是最有興趣,不一定要是成績最好的)。
接著,我會建議妳從以下幾個方向做更近一步的確認:
- 聆聽業界演講:透過講者豐富的經驗為自己解惑,同時訓練問好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助於未來的面試與職涯!)需要留意的是講者通常會側重於產業的優點。
- 參加工作坊: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實際的演練以及互動,不僅能切磋彼此的想法,也能在活動中拓展人脈。此外,工作坊往往有經設計的題目可以提昇自己思考的能力,更能讓你了解其他人的思考邏輯,促進未來在團隊的合作與溝通。
- 從事相關實習:透過實際的市場反饋,大大提升自己的能力。
寒假期間,我也會建議妳想想未來一年的修課規劃。如果成績不錯的話,可以考慮申請雙主修、學程(通常大二下是比較好申請的最後機會)。而且雙主修學生在選課/加簽也會有優先權,所以最後真的放棄了,也不會有損失~最後的小叮嚀,如果未來有交換的意願的話,也差不多需要做準備囉
祝福妳在新的一年能繪出多彩的藍圖,新年快樂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2 努力是否前功盡棄?
Q: 「我即將讀MBA,目前對自己的職涯規劃是以Banking為主,所以修課、實習都把範圍限縮在這領域,認為好像要長期鑽研這領域,未來才有較大機會向面試官展示我的規劃。同時也擔心若未來沒進入銀行,轉換產業是不是需要花費更多心力、重新從基層做起? 」
Dear W,
首先要恭喜妳準備展開人生的新旅程~看完妳的來信後,今天想要推薦你的是《LivingOS的工作指南—怎麼準備好面試?》。
我經歷過很多場面試後,覺得面試官除了Person-Job Fit,更會想深入了解求職者是否符合Person-Organization Fit,所以面試前可以想想如何用明確、生動的故事描述妳的亮點。多多面試是訓練靈機應變、口條的好方法唷!
基本的Hard Skills面試官可以從成績單、履歷上看到,最後面試前惡補通常都來得及,屆時還能跟國際新聞趨勢做連結。就像文章中說得,面試本質有著勞雇雙方的不對等性,我也會藉此提醒自己,也有助於調適緊張心情的好方法!
然而,我想真的讓妳焦慮的,也許不是面試信心不足,而是妳還沒有很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在還沒開始工作前就開始擔心未來轉行的問題,也許banking就不會是你所謂的ideal career了。因此,在未來讀MBA時,我建議妳可以多與banking業界人士、夢想公司的同事,並提升你對商業的敏銳度,會更有助於妳找到適合、喜歡的領域!
最後,妳說擔心轉行會讓妳回到基層,這邊我可以幫你重新解讀一次。對於不熟悉的環境,回到基本線反而是一個能快速學習成長、累積實務經驗的位置,即使薪酬不高,收穫也不容小覷。
期許妳屆時轉換產業時,能帶著飽滿的經驗,轉移到新的崗位上,快樂的去迎接妳真的喜歡的工作 我們下一次的線下活動也會帶妳一起探索每件事的meaningful takeaways唷~祝福妳未來MBA求學、工作都順利!聖誕快樂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烏龍茶回信 vol.1 擔心到頭來又是一場空?
Q:「我覺得自己在LivingOS Offline表現的不夠好,實在很不好意思,因此回家後花了一些時間整理Workshop的內容。其中,學習單上有一題是“I am building______ for _______”,回去仔細思考答案後反而感到些微沮喪,原因是過去曾有對理想(for_____)的想像,也花了一些努力(build____),但在嘗試後發現想像的藍圖和現實生活似乎無法真的相符,而這次若寫下新的期許,會擔心到頭來又是一場空。」
Dear S,
今天想要推薦你的是《LivingOS的工作指南—怎麼找到適合你的工作》。文章中提到,我們需要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真的適合的、喜歡的。
在信中你提及從就學時期今天,「紮實的軟體工程實務」都是你想要Differentiate yourself的Idea,但同時也提及自己求職後似乎發現軟工與以前的想像有落差。
首先要恭喜你,已經對未來有個明確的藍圖,也正在努力將它轉成優勢(Edge)。但如果你是因為科技業HR說軟工是重要的,或是受傳統社會價值觀影響,才在求職前後都把軟工當成目標,那我建議你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試著停下腳步,檢視一下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而我的建議是,回頭看看現在這份工作帶給你什麼磨練與成長,或者這份工作帶給你什麼快樂。衡量這些對你而言的價值後,再決定是不是要再花時間繼續追求。
最後,謝謝你願意在Workshop結束之後進行反思,這會是讓自己逐漸成為High Achiever的好方式。也想告訴你,參與Offline的表現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從中你獲得了什麼,還有在一次次活動結束後的成長。
祝福你在未來GRE考試與求職都順利,有什麼問題也歡迎你再次寫信給我們!
Warmly,
Sherry & The LivingOS Team
How useful was this post?
Click on a star to rate it!
Average rating 0 / 5. Vote count: 0
No votes so far! Be the first to rate this post.
Thank you for your rating!
Tell us how we can improve this post?